(本活動使用年費)
活動心得分享社員:康傳榆
下午偷空,去聽了之前分享過、由主婦聯盟合作社公館站舉辦的有機棉講座。
雖然因為今天的受眾並不是紡織、服飾專業人員,講座內容相對較淺,但主講人還是介紹了不少棉花生產過程、以及有機棉認證的基礎知識,由於棉是目前世界上使用率最高的天然纖維,但關於棉的討論卻少之又少,索性在此分享下午的筆記:
棉纖維來自棉的果實,所以棉開花之後,結成棉桃,棉桃熟透、炸開之後,才是我們一般所見的棉花,因此棉花其實帶有甜度、相當招蟲,這也是為什麼棉花種植過程中,需要噴灑大量農藥與殺蟲劑的原因,許多棉農為了防止蟲蛀,甚至會將種子浸泡藥劑後再播種,所以,一般棉製品上殘留的化學藥劑可能高達八千種(包含:農藥、殺蟲劑、螢光劑、漂白劑等)
一顆棉花中,有60%的重量來自棉種子,剩下40%才是棉纖維,而其中還要再根據優劣分等,纖維粗短的造紙、纖維細長的紡紗織布,棉種子則成為畜牧業飼料,或榨油後成為製造玉米片、餅乾等零食原料。
製造一套棉衣褲需約1.4公斤的棉花,需噴灑約0.4公斤的有毒物質,這些物質不僅會透過皮膚吸收入體內,甚至還有可能透過母親傳給下一代,其他棉製品對環境與生態的影響亦如此。
因此,若要獲得有機棉認證,種植與生產過程必須和公平貿易認證一般,符合種種條件,例如:該農地三年內未使用化學藥劑;種植過程不能噴灑農藥、殺蟲劑、或落葉劑;不可漂白;不可使用化學藥劑輔助紡紗;不可使用基改種子……等等,甚至產品輔料也必須符合規定,同時必須肩負社會責任,照顧生產過程中的勞工權益。
雖然目前市面上大部份的有機棉產品單價相對高(其實也沒真的高到哪裡去,和一個名牌包比起來,根本是地攤價)但如果能用公平公道的價格愛自己也愛地球,何樂不為?
P.S.今天的收穫是聽說原來台灣也有人在嘗試種棉花、以及台灣以前其實曾經產棉花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【樂讀共學】田野裡的白色黃金—關於棉
作者:康傳榆(獨立書店「紀物書館」管理員)
若要細數世界上使用最多的天然纖維,或許非棉莫屬,其平易近人的價格、以及舒適易打理的特性,甚至被經濟學家戲稱為「植物界的豬」—因為從果實到種籽皆有經濟價值。
棉開花後,先結成棉桃,待熟透的棉夾裂開、露出裡面柔軟、白色的纖維,才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棉花。一顆棉花有百分之六十為棉籽,僅百分之四十是纖維,棉籽一般成為畜牧業飼料,或榨油,是玉米片等零食的原材料;棉纖維則根據優劣分等,粗短的用作造紙、細長的紡紗織布,布料又會根據紗線粗細與織紋特性,再劃分成服飾和家飾用布。
棉之所以備受爭議,無非是因為其生長、製造過程中,對環境與生態帶來的負面影響、以及從美國黑奴時代便存在的血汗勞工議題。
由於棉纖維來自果實、帶有糖份,因此相當招蟲,造成種植過程需噴灑大量農藥,許多棉農為了防蟲蛀,甚至將種子浸泡藥劑後再播種。根據WWF報導,製造一套棉衣褲所需的一公斤棉花,生產過程將耗費兩萬公升的水,而棉花田在全世界的耕作面積,僅佔2.4%的農業用地,還不到3%,但殺蟲劑用量卻佔全世界的24%,近四分之一的用量。這些有毒物質不僅帶來水汙染,纖維上的殘留藥劑還會經由穿戴過程,被皮膚吸收、甚至透過母親再傳給下一代,更別提經由畜牧與食品製造業上餐桌的棉籽。
目前全球擁有許多產棉國家,其中以美國、印度、中國、巴基斯坦、巴西、以及烏茲別克為最大宗,但生產過程皆備受爭議。以印度為例,該國有一千萬公頃棉花田,每年平均生產約三千萬捆棉花,產業鏈上的勞工超過六千萬人,但因為孟山都公司取得印度等地原生棉種籽專利、並壟斷基改品種與農藥通路,掌握了當地95%的棉農生計。
由於六大產棉國除美國之外,皆為發展中國家,棉種植與採收技術相對傳統,須仰賴大量勞工,可是因為美國棉與孟山都公司的壟斷,其他地區的棉農無法提高收購價格、也無法回收成本,導致負債累累。根據一份2008年的報告統計,印度至少一萬六千一百九十六名自殺的農夫中,接近百分之七十來自棉花種植區域,換句話說,每三十分鐘就有一名印度農夫自殺,這段故事也被拍成《苦澀的種子(Bitter Seeds)》與《骯髒的白色黃金(Dirty White Gold)》兩部紀錄片,時尚產業線上媒體BOF(Business of Fashion)日前也提出,棉纖維作為世界使用最多的天然纖維,其生產過程造成的各種議題卻鮮少被討論。
《苦澀的種子》講述印度棉農受基改公司慫恿改種基改作物,卻反因欠收走投無路的悲劇。
台灣因氣候緣故,早期雖然產棉卻量極少,多半仰賴進口,原料多半來自印度、土耳其、中國,但因現行有機棉認證並無統一規範、認證機構繁多,不過,標準大致與公平貿易認證相似:除須肩負社會責任、照顧產業鏈勞工權益、不得任意壓價外,有機棉田必須三年未使用化學藥劑,透過在棉田外圍種植甜度更高的作物、或養殖瓢蟲抑制嗜食棉果實的昆蟲等方式取代殺蟲劑,以人工或藉由氣候自然落葉採收取代落葉劑;棉花紡紗、織染過程必須於指定隔離區域生產、避免棉絮交叉污染,過程中不能使用漂白與螢光藥劑、或非天然畫染料,甚至產品輔料也不得使用PVC等非天然材質。由於規範嚴謹、生產製造不易,有機棉產品的單價相對一般棉產品高,但相比一款名牌包,若能以公平公道的價格愛自己也愛生態,何樂不為?
備註: